今天举行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上,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、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戴国浩做了主旨演讲。他认为,我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目前面临三大算力挑战:一是在高性能芯片受限的情况下,自主可控的等效应用算力亟待提升;二是多元异构芯片缺乏协同,算力资源碎片化;三是智能终端存在1—2个数量级能效差距,难以满足多模态、高推理、强能效需求。
面对这些算力挑战,无问芯穹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发优势,协同高校、研究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构建了“科研验证—产品化—产业落地”的完整通路。
涨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